本品为菊科植物艾Artemisia argyi Lévl. et Vant. 的干燥叶。主产于山东、安徽、湖北、河北,传统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,称“蕲艾”。夏季花未开时采摘,除去杂质,晒干。本品气清香,味苦。以叶片大,叶背灰白色、绒毛多、香气浓者为佳。生用或炒炭用。
【药性】
辛、苦,温;有小毒。归肝、脾、肾经。
【功效】
温经止血,散寒止痛,调经,安胎;外用祛湿止痒。
【应用】
虚寒性吐血,衄血,崩漏,月经过多
本品气香味辛,温可散寒,能暖气血而温经脉,为温经止血之要药,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,尤宜于崩漏。治疗下元虚冷,冲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,可单用本品,水煎服,或与阿胶、芍药、干地黄等同用,如胶艾汤《金匮要略》
。若配伍生地黄、生荷叶、生柏叶等清热凉血止血药,用治血热妄行之出血证,艾叶既可加强止血作用,又可防大队寒凉药物而致凉遏留瘀之弊,如四生丸《妇人良方》
。
少腹冷痛,经寒不调,宫冷不孕,脘腹冷痛
本品专入三阴经而直走下焦,能温经脉,暖胞宫, 散寒止痛,尤善调经,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。常用于下焦虚寒,月经不调,经行腹痛,宫冷不孕,带下清稀等证,每与香附、吴茱萸、当归等同用,如艾附暖宫丸《仁斋直指方》
*。用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,可以单味艾叶煎服,或以之炒热熨敷脐腹,或配伍温中散寒之品。
胎动不安,胎漏下血
本品为妇科安胎之要药。如《肘后方》
以艾叶,酒煎服,治疗妊娠卒胎动不安。临床每多与阿胶、桑寄生等同用,治胎动不安,胎漏下血。
皮肤瘙痒
本品辛香苦燥,局部煎汤外洗有祛湿止痒之功,可用治湿疹、阴痒、疥癣等皮肤瘙痒。
此外,将本品捣绒,制成艾条、艾炷等,用以熏灸体表穴位,能温煦气血,透达经络,为温灸的主要原料。
【用法用量】
煎服,3~9g。外用适量,供灸治或熏洗用。醋艾炭温经止血,用于虚寒性出血;其余生用。
【现代研究】
化学成分
本品主要含挥发油:桉油精、香叶烯、《中国药典》
规定本品含桉油精(
药理作用
本品具有止血、镇痛、抗炎等作用。生艾叶水提物灌胃能缩短小鼠出血和凝血时间,增加小鼠血小板数。醋艾叶炭水提物灌胃能对醋酸所致小鼠扭体疼痛反应有抑制作用,并能提高小鼠热板痛阈值。另外,本品还具有抗过敏、镇咳、平喘等作用。
不良反应
艾叶挥发油对皮肤有轻度刺激作用,可引起发热、潮红等。其挥发油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兴奋、致惊厥作用。口服过量对胃肠道有刺激。中毒后先出现咽喉部干燥、胃肠不适、疼痛、恶心、呕吐等刺激症状,继而全身无力、头晕、耳鸣、四肢震颤,随后局部乃至全身痉挛、肌肉弛缓,多次发作后导致谵妄、惊厥、瘫痪,数日后出现肝大、黄疸、胆红素尿、尿胆原增多等现象。慢性中毒表现为感觉过敏、共济失调、神经炎、癫痫样惊厥等。孕妇可发生子宫出血及流产。